對健康人來說,吃糖只要適量,對健康是無害的。因而健康人沒必要專門去吃添加化學合成甜味劑的無糖食品。此外,有不少專家認為,無糖食品并非真的無糖,因為食品中少不了米、面等淀粉類物質,而淀粉在人體消化過程中要轉化為葡萄糖。
近年來,各種化學合成甜味劑展開了強大的市場攻勢,有的產品甚至直接冠以“健康糖”的名稱,各種無糖食品也應運而生。
這使人產生一種印象:采用合成甜味劑替代食糖是甜味食品的發(fā)展方向。事實果真如此嗎?統(tǒng)計數(shù)字表明,在歐洲,合成甜味劑在甜味劑市場中僅占8%,而在美國這個數(shù)字更低,僅為4%。從全世界的情況看,非營養(yǎng)甜味劑僅占9%。而在我國,糖精年產量達2萬多噸,其中內銷量1萬多噸,占國內甜味劑市場的40%?;瘜W合成甜味劑的過度生產和消費,已成為我國甜味食品發(fā)展中的一大問題。
國際糖業(yè)組織提供的資料表明,我國年人均消費食糖量遠遠低于世界平均水平。因此,無論從健康角度,還是營養(yǎng)方面考慮,我們都應該正確認識并合理消費食糖。
【內容來源于網絡或相關資料,不代表本公司同意如上觀點】